自“无事”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,棠树乡政府主动走近群众、倾听心声,着力解决村民身边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将一件件群众的烦心事、揪心事,办成了一桩桩暖心事、安心事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。
协调“安居地”,筑牢民生“压舱石”。“十多年的心病终于解决了,住上新房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近日,看着自家刚刚落成的新房,棠树乡洪院村曹岗组村民王付海激动地说道。
原来,早在2014年,因增减挂项目,王付海和贲新焕两户拆除了旧房,但新房的宅基地问题却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落实。一晃十多年过去,建房成了两家人最大的心病。接到反映后,洪院村党支部书记立刻将此事列为重点议程,多次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曹岗组,挨家挨户征求意见,反复召开村民协调会,最终成功为两户协调出满意的新建场地。
清淤“致富塘”,激活乡村“源头水”。“水来了,这下我们这十几亩水田可算有救了!”棠树乡洪院村陈老庄组的村民靳华爱看着清澈的塘水缓缓流入稻田,脸上笑开了花。
靳华爱所说的,是村里的汤小冲塘。这口水塘曾是周边十余亩水田的主要灌溉水源,但由于年久失修,塘内淤泥堆积、杂树丛生,蓄水能力严重下降,一到春耕用水时节,村民们就只能“望天收”。村两委在接到反映后,立即组织人员现场勘查,迅速制定了清淤方案。经过近10天的紧张施工,汤小冲塘终于在8月20日重焕生机,不仅恢复了原有的蓄水灌溉功能,也为村庄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硬化“出行路”,铺就干群“连心桥”。洪院村野城组通组路是几十户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,但因路面狭窄、坑洼不平,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,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。周歧荣等几位村民来到村部将修路的愿望告诉了村干部。村里立刻将道路硬化项目提上日程,积极争取项目资金,并组织实施。很快,一条长达118米、宽3.5米崭新的水泥路便铺到了村民的家门口。道路的畅通,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,更拉近了村干部与群众的心。
从“忧居”到“安居”,从“废塘”到“富塘”,从“窄路”到“坦途”,棠树乡以“无事”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每一件民生实事。下一步,棠树乡将继续深化这一机制,让村干部多往田间地头走、多进百姓家门坐,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