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党建工作

南港镇:创新“三链”工作法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 来源:南港镇 作者:王文鑫 乐凯 阅读次数: 【字体大小:

今年以来,南港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积极探索“无事”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,创新“三链”工作法,打通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网格链,织就红色经纬网。该镇按照“1+1+N”原则,科学划定网格,由村(社区)“两委”、党员、社会工作者、村居民组长等为网格主体,每个网格配备“党员先锋岗+专业服务队+志愿帮帮团”,结合各项重点工作,发挥“多网合一”“一网多用”的优势,形成服务合力。全镇目前共有网格长95人,专职网格员95人,兼职网格员326人,今年以来收集群众诉求162条,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0余件。

调解链,公正议事促和谐。矛盾纠纷的调解不是简单的‘和稀泥’,要法治为先,要站在当事各方不同的角度去深刻体会得失,才能真正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烦心事、闹心事。该镇公义村的老晏与老倪的两家人因土地界限纠纷而引发邻里矛盾,由来已久,争吵不断,一直困扰着两家人。为成功化解两家纠纷,该镇运用“多部门联调”机制,组织综治办、派出所、自然资源与规划所、农经站、村委会及网格员深入走访调查,通过调取资料、走访群众、实地测量土地界限等方式,成功化解纠纷。

在推进“无事”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过程中,该镇注重从实际出发,在充分听取辖区党员和群众意见建议后,进一步创新了工作方法,已初步打造出一批符合村情实际、具备务实高效等特点的基层治理“微品牌”。如:公义村从老党员、乡贤、致富能手、妇女代表等群体中遴选20余人组建“公正议事”群众议事团;沙埂村围绕“东沙埂红色文化”,将“红色教育”“礼治教化”“民主议事”相结合,打造“红村说理(礼)”品牌……这些品牌各具特色。推动基层治理从“矛盾上交”向“源头化解”转变,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。

民心链,为民服务直通车。“200多位宾客等着喝喜酒,关键时刻还是青年党员送水队解决了大问题!”该镇花园村群众老林握着送水队员的手感慨道。针对山区因干旱或者工程维修造成的短时停水情况,花园村成立送水服务队,今年以来,4支青年党员送水队为16户特殊群体累计送水38吨。在花园村每月农历十五的“月圆议事会”上,村民带着写满建议的便签卡热烈讨论,4条“金点子”已转化为灌溉系统、道路硬化等项目,村务监督委员会构建的“民情闭环”机制,让19项民生工程落地生根。从“诉求无门”到“民情直通”,花园村用沾露珠、带温度的治理实践,在阡陌纵横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。

下一步,南港镇将加快推进“无事”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,不断延伸基层服务触角,做好群众身边的“贴心人”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