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时政要闻 > 一线传真

五显镇:科技助农 育秧有了“流水线”

发布时间:2024-05-30 来源:五显镇 作者:许春蕾 阅读次数: 【字体大小:

农谚云,“立夏小满正栽秧,秧奔小满谷奔秋。”眼下,正是水稻插秧的黄金时节,在五显镇的田间地头上,处处都是农民抢抓农时忙插秧的劳作身影。

装上一盘盘整齐的秧苗,随着机器的轰隆声响起,农机手娴熟地操作起插秧机,来回穿梭于水稻田中。只见他们轻轻按下按钮,一行行翠绿的秧苗被均匀地插入田中,不一会儿,原本空旷的田野便披上了一袭绿意盎然的“新衣”。

“原本手工插秧一天都种不了一亩地,现在机插秧一天就能完成三四十亩地,效率高了人也舒坦多了。而且,这些秧苗是从镇上育秧中心订购的,每一盘都根系粗、盘根好,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!”刚插完几亩地的杨仕准在一旁的树荫下摇着蒲扇,看着满目嫩绿的稻田信心满满地说。

秧好一半禾,苗好七分收。据悉,该镇大力推广工厂化集中育秧和机插秧,投资200万元将1200平方米的闲置阳光房改建为育秧车间,新建标准化集中育秧大棚4000平方米,同时引入先进的育秧技术和设备,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作业,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和成活率,提升了当地农户的科学种植技术水平,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

走进该镇育秧中心,一排自动化、智能化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,装盘、填土、播种、洒水、覆土等步骤一气呵成。“这样一套流水线下来,

十几秒就可以完成播种过程,之后暗化两天秧苗出芽,再转移至大棚内培育20天便能下田移栽。不同于传统的手工育秧,工厂化育秧有效破解了‘靠天吃饭’的困局,这种模式下的秧苗秧龄短、出芽率高、病虫草害少、抗倒伏性强,单亩产量可提高5%以上,实现了节本增效。目前,我们与广大农户签订了200元一亩的服务协议,其中包括安排农机手上门送苗插秧,集品质、实惠和贴心服务于一体,让农户全程无忧。”该镇农综中心主任张德发介绍道。

同时,因育秧工厂和育秧基地仅在2个月的育秧期内使用,为解决资产闲置问题,该镇计划利用剩余的10个月时间,依托新引进的安徽鑫富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带领农户发展食用菌,为农户提供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好机会。

粮食安全,根本在耕地、出路在科技。近年来,该镇坚持“党建引领+科技赋能”,建设高标准农田4600亩、稻虾综养基地3000余亩,先后邀请省农科院、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技专家指导稻虾产业、农作物高产栽培、病虫害防治等,着力打好良田基,育良种、推良技,发展农业“新质生产力”,助推粮食生产实现产能和品质的双提升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